一名调查记者眼中的三个小故事 告诉你为什么ChatGPT取代不了记者

AIGC行业资讯11个月前发布 zuola
3,330 0

ChatGPT的热潮还没有过去,一款名为GPT-4的文本生成系统又出现了,这款AI系统的考试成绩超过了百分之八十的学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文字工作可能要画上终止符,新闻报道将被机器人所替代。

人工智能能否代替媒体记者,一直都是这几年来争议的焦点,作为一位老牌调查记者,前法制晚报记者王洪禹(辰光)用三个小故事来表达了他的看法:为什么说ChatGPT取代不了记者?

1

我在法制晚报工作的时候,报社每次招来新的实习生,都会例行进行一次培训,我每次都会被报社要求去给新生进行一次讲座。

每次看到那些实习生的精神面貌时,我都会从他们的眼神中看到些许的骄傲,毕竟十年寒窗,天之骄子,大学四年又系统的学习了新闻学、传播学、写作等知识,那种初生牛犊的目光始终会在他们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中有所流露。

而报社每次都会让我这个半路出家的非新闻专业的老记者去给那些新生做一个讲座,其用意我是知道的,因此每次讲座我都会在开始的时候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什么是新闻采访和报道?

面对这个问题,那些实习生大多会表现出一副正中下怀的样子,纷纷举手回答。值得一提的是,那些新生大多还没有忘记教科书上的各种概念,回答得都相当精彩,个别的实习生甚至还能大段的背诵下来教科书上的段落或章节。

我一般都会微笑着听完他们背诵的各种理论或者名词解释,然后随便从实习生里叫出来一个,让其去报社的总编室看一眼,当天新印刷的报纸是否到了,如果到了就拿来一份。

被叫到的实习生往往连社长办公室都找不到,自然就更不会知道总编室在哪里,于是只好到处打听。等找到总编室,再询问是否有当天新出版的报纸,如果有就要一份,如果没有就会问一下什么时间新报纸会到。

当实习生重新回到培训室的时候,我就会让实习生把刚才的经历全部讲述一遍,即从他们离开培训室到他们回到培训室的全部细节。

然后我就会告诉那些新人:这就是一次新闻采访和报道。时间就是刚才;地点就是报社;人物就是实习生所见到的每个人;事件就是去取报纸;结果就是拿回或者没有拿回报纸。就此,新闻五要素是不是就都已经齐全了嘛!

然后我才会告诉他们,其实你们就是新闻事件的搬运工。无论哪里发生了什么样的新闻,你们就是一个去打听事情的角色,去到新闻现场把事情打听明白,回来用文字把打听到的东西复述出来,这就是你们四年本科所学习的新闻采访和报道。

每当我讲到这里的时候,那些原本还有些优越感的实习生便都会沉默起来,因为我说的就是一个残酷的事实。打听事谁都会,打听完了再叙述一遍也谁都会,哪怕是个哑巴,都会用手语把打听到的事情再叙述出来。这个每人天生就有的本领,其实就是每一次的新闻采访和新闻报道的过程。唯一不同的是,你为你自己打听个事情,是没人给你报酬的;但你如果为公众打听了一个事情,那你是会有工资拿的。

之所以啰里啰唆讲这些,其实就是想表达我的第一个观点,那就是很多同行现在在担忧最近异常火爆的ChatGPT是否会抢走他们的饭碗,其实这完全就是杞人忧天。因为新闻记者所从事的工作说穿了就是去打听事情,如果有障碍就突破那些障碍打听清楚事件的真相,然后把打听到的东西写出来。这种工作内容只要是个正常人就能完成,但ChatGPT是不会做到的,因为你不可能让一个软件去进行采访,去打听事情,去突破障碍探寻事件的真相。

而新闻工作中,最有含金量的大概就是突破能力了。一个记者如何冲破层层障碍和阻力,能够探寻到其他人所不知道的真相,这个才是在记者职业中,能够区分出能力高下的标准了。

2

接下来再聊聊新闻写作的能力,其实这正是所有同行最担心的一个问题,因为ChatGPT确实能够优质高效的写出一篇文字作品,其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能力无疑使得很多同行望尘莫及。

还记得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说某位作家获得了一个文学奖,一堆作家圈子里的朋友去获奖作家的家里庆贺。

古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特别文人素来是一个彼此相轻的群体,因此在获奖作家的家里,一堆作家展开了一场辩论:到底是单刀直入平铺直叙的写作方式好,还是倒叙、插叙等花样百出的写作方式好。

两派作家为此争论得很是激烈,获奖的作家则微笑着坐在那里一言不发,仔细的聆听着每一方的论点论据。

争论差不多了,作家的夫人从厨房端出了一盘水果,一个大大的盘子,苹果被削皮切块后均匀的摆放在了盘子四周,盘子中间是一个用萝卜雕出的花朵。

争论中的作家们看到果盘,都有些吃惊,因为那个萝卜雕的花朵确实技艺精湛、栩栩如生,估计没有个几十年的功底是无法拥有如此刀功的。

大大的夸赞了一番后,所有的作家都伸出手拿起苹果吃了起来。

获奖的作家则意味深长的开口说道:萝卜就好比是写作的形式,而苹果则是你要讲述的故事。为什么所有人都如此的夸奖萝卜,但吃的却是苹果呢?也许,这就是你们刚才争论时忽视掉的一个重要因素吧!

把这个故事拿到我们的新闻写作中,ChatGPT写得再好,也只是一种表现形式,重要的还是你采访后所获得的内容。只要你采访的新闻事件足够重磅,哪怕你就像记流水账一样的写作出来,依旧可以引流、引量、吸引公众。ChatGPT哪怕把文章写成一朵花,但如果内容平淡无奇,属于典型的大路货,照样不会得到点击量的。

话说到这里,相信同行们应该能够看出来我表述的是什么意思,所以还有什么好焦虑的呢?

3

篇幅所限,我再讲述一个故事来作为本文的收尾。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林巧稚是谁,林巧稚1929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科大学;1931年任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助教;1937年任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教授;1940年,任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9年先后任北京妇产医院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1983年4月22日逝世于北京,享年82岁。

在医学圈子里始终流传着林巧稚的一个典故,那时她还是协和医院的妇产科主任,也有着带实习生的任务。

某天,一堆实习生在林巧稚的带领下观摩一个产妇分娩的全部过程,观摩结束后,林巧稚要求每个实习生都要写一篇观摩报告,并当作是该学期的期末考核。

学生们都吃惊期末考核为什么如此简单,因为一个产妇的分娩过程是很简单的,基本上能写满一张纸都算写作能力超常的了。

但是让几乎所有人都更加吃惊的是,观摩报告交上去后,全部判定为不及格,要求重写。

学生们重写后再次提交,依旧被判定为不合格,要求再次修改。

反复多次后,一名学生突然领悟到了林巧稚的用意,终于在报告中加入了这样一句话:产妇额头有黄豆大的汗珠流出,表情异常痛苦。

于是,只有这一篇报告被判定为合格。

林巧稚总结说,所谓医者父母心,说的就是从医者要时刻能够感受到患者的痛苦,仿佛感同身受一样,这样才能够发自内心的去寻找缓解并解除病痛的方式。如果只是冷冰冰的去按照教科书上的知识诊疗,这样的医生是不合格的。

同理,当我们无论是采访还是进行新闻写作的时候,我们都要有换位思考,去体会甚至感受到被采访者的无奈,弱者的怯弱,苦难者的痛楚,这样我们笔下写出来的东西才会比ChatGPT所写出来的文章多一样东西。

多出来的那样东西是温暖的,是有力的,是永恒的,是永远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因为那样东西就是:爱!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